定价:65.00 元 时代楷模·2015

  • 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
  •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 责任编辑:李岩;张俊
  •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01日
  • 技术编辑:周媛卿;王晓勇
  • 开本:1/16
  • 版次:第1版
  • 装帧:平装
  • 印次:第1次印刷
  • 字数:257000
  • I S B N:978-7-5147-0625-3
  • 语种:汉语

“时代楷模”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不定期发布的全国重大先进典型,获选人物充分体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和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很强先进性、代表性、时代性。本书稿通过个人小传、楹联、诗词、通讯、短评等形式对获选人物进行了介绍,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每个人物形象立体、饱满地呈现出来。

看好这片林

作者: 黄娴

出海雀寨门向左走,不远处山垭口有个新坟,背靠海雀山,俯瞰海雀寨,坟旁笔直的华山松棵棵粗壮,犹如卫士。

静静躺在林间的是贵州赫章县海雀村老支书文朝荣,他曾说:“要永远看护好海雀这片松林。”

文朝荣是海雀人心中永远的“守护神”。20多年来,他领着海雀人向荒山要绿地,让瘦土出效益,苦干实干吃上饱饭,心系孩子教育,把一个极贫村变成了美丽村寨。

绿了荒山白了头

“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秃秃,地上矮矬矬。”地处乌蒙大山深处的海雀村,平均海拔2300多米,山寒水冷;森林覆盖率不到5%,荒山秃岭;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3元,缺水,缺电,无通村公路,全村的苗族、彝族群众基本是文盲,没有一名初中生。

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初海雀村的“苦况”。

村民王兴明回忆:“当时住的是杈杈房,和牛马睡在一起,吃的是野菜,还不够吃,大多数人家连条像样的裤子都没有……”

时任村支书的文朝荣,对于村子的贫困,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文朝荣毅然决定组织村民植树造林。

为什么要造林?“当时海雀满山都是光秃秃的,晴天风一吹,沙尘四起,大白天伸手不见五指;一下雨,浊浪滔天,土层越冲越薄,庄稼收成越来越少。”64岁的村民王富华回忆,老支书跟我们说,没有好生态就没有好生活。

说干就干,文朝荣迅速召开思想动员会,动员村民们种树。可会还没开完,就引来大多数村民的激烈反对,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力气种树?荒坡能种出树来?种树能当饭吃?村民们想不通,文朝荣与另外两名村干部商量:“我们先把树苗找到,带头做给大家看。群众的思想工作继续做,只要村支部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老支书当时从距离海雀村100多公里的赫章县水塘乡林场找来苗木。白天,村干部带头示范种树,晚上就挨家挨户搞动员。光是来我家就来了6次。”当时种树的铁杆反对者,如今的护林员王光德提起过去还有一些不好意思。

1987年冬天,文朝荣率领全村200余名青壮劳力,一头扎进沙尘四起的荒山沟壑里。“冬天天寒地冻,大家天不亮就上山,披着羊毛毡,穿着草鞋,冷得直跳脚;饿了就啃几个冷洋芋,一天下来,手被冻得裂开了大口子,往外渗血,可第二天还得接着干,一干就是3个冬天。”文朝荣的大儿子文正全提起那段岁月,觉得苦不堪言。

“1987年到1989年连续三个春节,父亲和我们都是在山上度过的。连续种树3个冬天,全村30多个山坡,1.16万亩的荒山全种上了华山松、马尾松等树苗。”对于父亲,文正全充满敬佩。

绿了荒山白了头。20年精心守护,目前海雀村共有林地1.34万亩,户均65亩,森林覆盖率达70.4%,曾经尘土飞扬的“和尚坡”变成了万亩林海,海雀村更是荣获“全国绿化千佳村”称号。据估算,海雀村的万亩林场经济价值达4000多万元,人均近4万元,文朝荣为村民们留下的是一座“绿色银行”。

守着青山绿水不能饿肚子

海雀村山上的树林一天天茂密起来,而地里农作物产量却一直低下。怎样才能让村民们吃上饱饭?文朝荣又琢磨起来。

海雀村地处高寒地带,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要农作物是荞麦和洋芋,种的苞谷苗因为肥力欠缺,长得又矮又小,土地贫瘠加上传统的种植模式让村民种一坡收一箩。

   文朝荣在观察松树生长情况

“必须想办法增产增收。”1990年,文朝荣来到了农技站。在农技站的墙壁上,文朝荣看到了四个大字:“科技兴粮”。农技人员告诉他,要让海雀村长出大苞谷,要靠屋子里一捆捆的地膜,靠科学种植技术。

“老文‘取经’回来后很高兴,说不仅要种好树,还要增加粮食,带领大家尽快走出饿饭的日子。”妻子李明芝回忆,文朝荣回到村里后,向村民们大讲“科技兴粮”的好处和知识,可村民们表示怀疑,认为还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方法好。

为打消村民顾虑,文朝荣在自家地里率先实验,种上了地膜苞谷。李明芝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的壮观景象:秋收时节,自家的苞谷地里站满了各寨子的老老少少,大家都来看“稀奇”。看着地里的苞谷产量比之前增加了好几倍,大家的惊叹声一阵接着一阵。

实验成功后,第二年春耕时,海雀村民都自觉用上了地膜。当年,村里的粮食单产由不足百斤上升到174公斤。

当大家还沉浸在实现温饱的喜悦中时,文朝荣开始尝试帮村民寻找挣钱的门路。随着山上林茂草丰,文朝荣瞅准了发展养殖畜牧业,改变传统的养牛耕地、喂马骑耍、养猪积肥的观念,通过规范化养殖带动村民发展畜牧业,提高收入。

如今,海雀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5年的33元增加到了2013年年底的5460元,村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日子越过越红火。

捐出全部存款盖校舍

“海雀贫困的根源就是教育太落后了,我们要富起来,必须先让娃娃读好书。”好好办个小学,让更多孩子读上初中乃至更高的学校,是文朝荣平生最大的心愿。

1985年,海雀村总共只有5个“读书人”,小学毕业的一个都没有。1988年秋天,文朝荣在一次村民大会上说:“村里的学校已经破得不成样子,现在最紧要的,是为孩子们盖一所学校,不能再让他们像我们这一代一样……”

“有钱的捐钱,有料的捐料,给孩子们盖个好学校。”文朝荣带头捐了168元钱。二儿子文正友回忆:“那168元钱,是我家当时全部的财产,是父亲瞒着母亲把家里的牛卖掉得的钱。”

“牛没了,今后生活怎么办?”李明芝知道后,气得大哭起来,可文朝荣只说了一句:“娃娃上好学,海雀才有希望。”在文朝荣的带领下,大家把原来那个叫学校的杈杈房推了,建起海雀有史以来第一所土木结构的小学。

如今,在海雀村村委会的后面,有一栋被绿树环绕的三层校舍,这是海雀村最美的地方。2006年,台盟中央将海雀村作为帮扶联系点。文朝荣抓住这个机会,争取到台盟中央的支持,投资46万元为海雀村新建一栋8间教室的教学楼,并完善了操场等附属设施,配备了相关教学用具,海雀村终于有了一所完整的小学。

2009年,海雀村王光全、王光祥两位苗族学生考上了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文朝荣高兴坏了,村民们吹起芦笙,跳起大迁徙舞,全村上下一片欢腾。

就在文朝荣离世的前几周,赫章县委书记黄光江到他家里探望,文朝荣还一心惦记村里的教育,“希望县里多派几位好老师到学校,孩子耽误不得。”

斯人虽逝,青山尚在。微风吹过,松涛阵阵。文朝荣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但他的故事,为海雀树起了一道丰碑,在精神的领地,旗帜高扬。

(《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

扩展阅读Extended reading

    浏览历史Browse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