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58.00 元 时代楷模·2018——张黎明

  • 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
  •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 责任编辑:张 俊
  •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01日
  • 技术编辑:周媛卿
  • 开本:710毫米×1000毫米 1/16
  • 版次:第1版
  • 装帧:平装
  • 印次:第1次印刷
  • 字数:150千字
  • I S B N:978-7-5147-0863-9
  • 语种:汉语

张黎明,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第四党支部副书记、配电抢修一班班长,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他工作30多年来始终奋战在电力抢修一线,累计巡线8万多公里,完成故障抢修作业近2万次;先后实现技术革新400余项,20多项填补电力行业空白;带领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十年如一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本书收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评论、视频节目,通过图文并茂、链接网络媒体的方式,多侧面地呈现了张黎明的崇高形象。

报告事迹

追求卓越 匠心筑梦

任 峰

我是国网天津市滨海供电公司纪委书记任峰。2014年我从国家电网公司总部调到滨海公司工作,其实早在2007年我就在总部评先中认识了张黎明,“黎明” 的名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觉得他与干电这一行特别有缘。

张黎明扎根一线31年,伴随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步伐,从一名普通工人逐步成长为技能专家、全国劳模,从一名普通党员成长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十九大代表、时代楷模。他始终坚守“点亮万家”的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充分展现了 “蓝领工匠” 的职业风采,展示了新时代产业工人的精神风貌。

黎明是 “活地图”。他所从事的配电抢修工作,是电网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的 “最后一公里”,联结着千家万户。30多年来,他走遍辖区内的所有线路,绘制了1500多张抢修线路图,对线杆位置、交通状况等烂熟于心。有人问,他总能随口说出在哪条线哪根杆,往前往后再走几步就能到。曾有位同事有意考他:“黎明,上大线68号杆在哪?” 张黎明脱口而出:“在马厂减河边桃树园内,距67号杆325米,中间点是滨海公司与检修公司的管理分界点。” 凭着这样的真功夫,哪里发生故障,他总能以最佳路线和最快时间赶到现场,比导航软件还准。可以说,黎明这张 “活地图” 正是他用心、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张黎明在电力设备旁作记录,对于辖区内的线路,他谙熟于心

黎明是 “全科医生”。这些年,他完成停送电倒闸操作近2万次,从未发生安全事故和服务投诉。他立足岗位,向师父学、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练就了一手快速处置故障的 “绝活儿”。由他分析近万个故障编制而成的 “急修案例库” 和 “抢修百宝书” ,已成为公司抢修人员的随身 “宝典”。

电力故障复杂多样,每一次抢修都是 “出急诊”。2015年7月,天津自贸区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宝龙大厦主体工程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突然发生停电,如不及时恢复,将会造成重大损失,情况十分紧急。张黎明接到报修电话,马上带人赶到现场。他和队员们仔细检查,发现故障点在一条分支线上,于是他果断下令:马上隔离故障电缆,送电!但是一合闸没合上,徒弟焦急地看着师父,黎明又检查了一下开关,对徒弟说:“往机构拐臂上喷点松动液,再用扳手活动一下!” 再合闸,电通了!看着徒弟钦佩的目光,黎明笑着说:“今天这种情况以前碰到过,急修案例库里就有!” 厚积薄发的真功夫正是黎明总能在关键时刻 “画龙点睛” 的底气所在。

黎明是 “巧手工匠”。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不仅要有实干的自觉、苦干的本分,更要有巧干的担当。张黎明就是这样的典型。以前,更换变压器保险,抢修人员必须穿戴安全护具,全副武装登上2米多高的变压器台架进行操作,从停电、换保险再到恢复送电,整个过程大约需要45分钟。而且为了保证抢修人员的安全,旁边的非故障线路也要停电。这样一来,一台变压器停电检修,至少会影响150个用户的生产生活用电。张黎明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经过一年多的反复琢磨和试验,他将原来的固定式刀闸片改造成可摘取式(保险片就固定在刀闸片上)。就是这个小革新,不用停电,抢修人员也不用再登高作业,站在地面上,用绝缘拉杆就把保险给换了,前后就用8分钟!仅这项专利每年就可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这些年,张黎明带领团队实现这样的技术革新就有40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140多个,有20多项成果填补了智能电网建设的空白。

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作为电网企业,“让老百姓感觉不到停电” 是我们必须担当的责任。而开展带电作业就是最大限度保证用户持续用电的重要手段。可是带电作业又是一项高危而又艰苦的工作,近年来国内外科研机构一直试图通过研发带电作业机器人来替代人工作业。爱钻研的张黎明又向人工智能发起了挑战。他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天天跑现场、查资料,琢磨出了带电作业机器人绝缘、定位等关键问题的 “突破点”,并提出研发方案,与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攻关。目前,“基于人工智能的带电作业机器人” 项目已进入二期研发。投入使用后,电力工人站在地面上遥控机器人就能完成带电作业。可以说,“敢想、敢干、不怕失败,创新、创造、不断突破”,正是张黎明对新时代 “蓝领工匠” 的最好注解。

黎明是好党员。2007年,“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 成立。他们发起了 “黎明出发点亮万家” 惠民行动,张黎明把自己的手机号留在了社区敬老助残服务卡和街道便民服务手册上。从此,他和他的队员们就没了分内分外、白天黑夜,总是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他们为11个社区150多位老弱孤残建立了服务档案,为社区居民开展志愿服务近万次。

细心的张黎明在日常服务中发现,一些老旧小区的楼道没有照明,住的又多是老年人,出入很不方便,还不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想尽办法找到了一种声光控节能灯泡,一年电费还不到两块钱。于是,他主动找到社区,倡议发起了 “节能互助照亮邻里” 公益行动。他拿出自己的一万元道德模范奖金,发起设立了 “黎明善小” 微基金,倡议大家爱心捐款,用于购买节能灯泡、电线等材料,并组织服务队义务进行线路改造。同时,针对楼道灯由谁家接电这一问题,与居委会联手招募光明志愿者,得到了社区居民的踊跃响应,大家纷纷要求从自家接电。“节能互助照亮邻里” 就这样开展起来了。这项活动从2016年启动至今,服务队共点亮了37栋老楼148个“黑楼道”,使得2000多户居民从此不再摸黑爬楼。可以说,黎明解决的,不仅仅是老旧楼道的照明问题,它更是把供电企业、居委会和社区百姓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让更多的人点亮了心灵之灯。

服务队成立11年来,张黎明和他的队员们凭借精湛的技术和真诚的服务,获得了 “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等各项荣誉130多个,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更架起了党和群众的 “连心桥”。

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后,张黎明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仅在岗位上努力践行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担当,还通过 “黎明明理” 等活动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企业、走进军营……积极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每次宣讲,没有固定教案,只有一纸简要的宣讲稿和一个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他总能针对不同宣讲对象,用朴实接地气的语言,讲明大道理、讲出人情味,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和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新时代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张黎明平常但不平凡,坚守初心而又锐意创新,他的事迹彰显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是伟大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我们要时刻牢记 “人民电业为人民” 的宗旨,对标黎明,看旗争优,培育出更多 “黎明式” 人才,努力干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天津市委宣传部供稿

奋斗的青春有榜样

贾明辉

我叫贾明辉,是张黎明师傅的徒弟,我们曾一起奋战抢修现场、服务百姓客户。作为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一名队员,从最初认不清抢修工具,到师父给个眼神儿就能心领神会,一次次彻夜抢修,一次次挥汗攻坚,一次次庆祝胜利……我很幸运,在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有师父在身边,引领着我奋斗,激励着我前行。

年轻人都有英雄情结。在我心中,英雄总是那个冲在前、干在先,面临挑战带领我们攻坚克难、百战百胜的人。师父就是这样。电力抢修是电力生产第一线,突出的特点,又苦又累还危险,故障一来就得上。记得,那是2010年夏天的一个深夜,滨海新区遭遇特大暴雨,当时正赶上我们几个年轻队员值班。天气越糟,用电故障就越多,报修电话一个接着一个。虽然对当天的天气我们早有预判,师父也早就提醒我们要随时做好准备,但突然接到这么多故障电话,我们还是有些慌了神儿。就在这时,抢修班的门开了,本该在家休息的师父突然又出现在我们面前!还是那声熟悉的招呼:“图纸打好了吗?跟我走!”

那一天,我们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在雨里抢修了10多个故障点。这可是我工作以来,经历时间最长的一次抢修大仗。抢修途中师父看着我们心疼地说:“你们轮流歇会儿,挺不住就回去打个盹儿。”但师父却似乎分外精神,不落下一个抢修任务。当抢修结束回到班里,我的头是蒙的、腿是软的,都记不得这一天是怎么过来的。当我推开师父办公室的门时,看到师父在办公桌旁沉沉地睡着了,斜靠在椅子上,头半仰着,工作服还没干透,一只手捏着吃剩一半儿的煎饼馃子,这是早上我们路过一个煎饼摊时买的,一直没来得及吃;而他的另一只手攥着手机,放在胸前,这是我们习惯看到的姿势。

有一次我问师父:“一线抢修这么辛苦,怎么也没听见您抱怨过?”师父说:“抢修是辛苦,但也是雪中送炭、救人危急的事,干着光荣。”师父的这份信念,也成为了我们抢修班的集体信念。

在实际工作中,我常常折服于师父对工作那份追求极致的认真。2011年8月的一天,天气特别闷热,师父让我去核查一个新建变压器的位置。很快,我就信心满满地回来交差:“在塘汉路上,大概20分钟的车程。” 话音未落,师父问我:“这条路路况怎么样?变压器旁边有哪些明显标志?一旦发生故障,怎么能最快到达?” 这一连串的问题把我问得直冒汗。师父带上我就再次赶往现场,我看着他在变压器附近走来走去,并在本上记下:“右侧100米加油站,对面400米左右加气站”,还画上了示意图。师父的现场教学让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他能成为故障抢修 “活地图”,为什么故障发生后他总能最先到达现场。

薪火相传,张黎明将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和诀窍分享给年轻人

我的师母李海春,给我讲过这么一件事。一天深夜,师父正打着呼噜,突然手机响了,原来是班里同事打来的,有个故障地点比较偏,抢修人员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能向师父求援。只听师父说:“往东走,300多米,旁边有个养鱼池。” 电话一撂又继续打起了呼噜。师母可担了心:“这迷迷糊糊的,能说对吗?没准儿过一会儿电话还得响。” 可是,电话还真就没响。抢修人员按师父说的,很快就找到了故障地点。

师父常对我们说,干工作不能光埋头干,还得琢磨怎么才能干好了。跟随着师父的脚步,我们这些年轻人,也走上了创新的道路。师父带着我们,把工作场所当成创新阵地,随时随地想、随时随地试,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他常用一块橡皮泥,随手捏出工具模型,跟大家讨论他的新想法;同我们一起翻看核心期刊,研究前沿技术;随时与我们探讨改善工作的好点子,贴在班里的创意墙上……一项项创新成果由此而诞生。

这些年,滨海新区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这无疑是件好事儿。但同时,鸟的明显增多,也给我们带来了欢喜中的烦恼。很多鸟叼来一些铁丝铁片,在线路设备上筑巢,非常容易造成短路停电。师父一直就想研制一种新设备,既不伤害鸟又能保障线路安全。他带上我们反复到现场调研,了解鸟的生活习性,爬到屋顶观察鸟的筑巢习惯,向果农讨教防鸟心得。那段时间我们天天泡在创新工作室,一边在电脑上设计图纸,一边手工制作模型,同时对比用什么材料既省钱又耐用,经过几十次的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成功研制出 “三防凉帽”。刀闸上的这种 “凉帽” 可以防锈蚀、防鸟害、防污闪,师父还编了一个顺口溜,“刀闸戴凉帽,通引手拉手,不怕风和雨,允许鸟搭巢。” “三防凉帽” 一经投用,取得了很好的运行效果。

跟着师父,我们在成长和进步。师父是知名的电力抢修 “活地图” ,但他说,只有我这 “一张地图” 是不够的。他用 “互联网 +”的理念,在自己30年手绘地图的基础上,带队研发了 “抢修地图APP”,让刚进班组的新队员也能成为 “活地图”,现在每个队员都有了和师父一样的本领。在师父的引领下,近3年来,公司先后有58人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和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700多人次提升了技能等级。我本人也在师父的指导下,取得了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离开了服务队的队员,都在各自专业领域独当一面,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和师父在一起,感受他乐观的心态、执着的坚守,让我们在抢修战役中无所畏惧,在服务社会中无怨无悔。师父说:“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每个人都是一座连心桥,要为党争得好口碑!”

我很幸运,奋斗的青春有榜样,遇到黎明这样的好师父,教会我做事多一分付出、多一分担当、多一分执着,多一些爱,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我愿像师父一样,做新时代的中国产业工人,向着光明出发,点亮万家,温暖天下!

天津市委宣传部供稿

贴心 “红马甲” 亮丽风景线

何 丽

我叫何丽,是天津滨海塘沽街道新城家园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2011年,因为在用电上遇到了难题,我有幸认识了张黎明队长。打那以后,我们就与张黎明还有那些身穿红马甲的队员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是大家口中的 “张队长” “张师傅” ,更是给社区百姓带来光明的知心人。

张黎明是个热心肠。2011年6月,我们社区正在准备一场文艺晚会,主持人找了,请帖发了,社区百姓也通知了,就差接电了。这时才发现,电缆必须要经过一条主干道,负责接电的两家单位都没有办法解决。想着两天后就要演出,可把我愁坏了。从114查号台,我一路找到了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张黎明队长的手机号,小心翼翼地拨了电话,听完情况后,张队长说 “我正在市里开会”,我的心一下就凉了,以为人家是在推脱,毕竟这不是电力公司的分内工作。可随后他又说:“你们别着急,晚上我回塘沽,明天一早儿就去看。” 这又让我重生希望。

转天是周六,一大早张队长带着两个队员就来了。那天太阳很毒,广场上又没有阴凉儿,他们设计路线、布置电缆,跑前跑后,脸晒得通红,工作服都被汗水湿透了,一直忙乎到中午12点多。电终于通了!周日,晚会准时举行。让我们更加意外和感动的是,张队长带着队员又来了,这回他们是专门为晚会保电来了,直到晚上10点多晚会结束才离开。

这件事对我触动特别大,回到家,我激动地对父亲说:“爸,今天我们碰到活雷锋了!没想到这么好的人就在咱身边。” 我让父亲用大红纸写了满满一整页的感谢信。当我和同事将感谢信送到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时,一进门我就惊呆了!满屋子的荣誉证书和奖牌。看到这些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些荣誉的背后该有多少令人感动的故事啊。

我知道对于黎明来说,电的问题都不叫事儿,但对社区百姓来说,那就是天大的事啊!

人心换人心。黎明始终把百姓挂在心上,大家也就把黎明装在心里,印有他电话号码的 “便民服务卡”,也被人们放在了家里最显眼的地方;只要在用电上遇到问题,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黎明。每回给黎明打电话,他都说:“好,我马上到!” 这句话,不但感动了我,更温暖了所有的社区百姓。

张黎明在社区开展义务服务,方便群众用电

有一天,社区的郑奶奶给黎明打电话,说她家新换了一台抽油烟机,从路边找了个维修师傅给安装上了。可那个人走后,郑奶奶感觉家里摸哪儿哪儿带电,这下可把老人给吓坏了。黎明听后二话没说:“好,我马上到!” 原因很快查明了,原来是电源插座有问题。黎明很认真,他发现郑奶奶家的电线连接混乱,很容易引发用电危险,于是他把屋里的电线开关又整个检查了一遍,彻底排除了隐患。临走时,他特意嘱咐郑奶奶,以后有啥事找他就成。老人别提有多感激了,逢人便说 “还是公家的师傅好,干活儿靠得住”。就这样,郑奶奶把黎明这个身穿红马甲的 “公家师傅” 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只要做点儿好吃的,就念叨着叫黎明过来,可是除了有事匆匆忙忙地来了又走,黎明甚至没有喝过郑奶奶家一杯热水。

好的队伍都有好规矩。在社区服务时,黎明和他的队员们从来不喝百姓一口水,不抽百姓一支烟。队员们说:“我们队长给我们定了‘敲门要轻、鞋套要穿’ ‘不在客户家吃饭’ 等十二条规矩,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在每一次服务中都要代表共产党员服务队的形象。” 在我看来,这 “十二条规矩” 就是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人与人,最难得的,就是信任。后来,我发现不但我信任黎明,社区百姓也都信任他,甚至有些离不开他。

2015年3月,黎明接到常年帮扶的陈雨兰大娘打来的电话,说心脏不好受,儿女又联系不上。于是马上和同事开车赶了过去,只见大娘躺在床上,脸色煞白,满脸都是汗,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黎明果断地说:马上送医院!身边的同事提醒他:“要是出了事,咱可担不了。” 可黎明说:“陈大娘跟我非亲非故,能给我打电话,说明她信得过咱。如果真有事,责任我来担!” 说完,就把陈大娘送上了抢修车,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将老人送到了最近的医院。医院看到身穿红马甲的服务队员们,马上开启了生命绿色通道,对大娘进行抢救。负责抢救的医生说,如果再晚来5分钟,后果很难预料。

事后,大娘的儿子来到服务队,给队员们挨个鞠躬、表达谢意,紧紧拉着黎明的手说:“张队长,您可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呐,要不是您,我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妈了!” 对百姓的急事难事,黎明总会多想一层、多做一点。经过这件事,黎明说,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我们不但要救,还要救得科学。在他的申请下,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抢修车上都配了一个急救箱,装有速效救心丸、绷带、纱布等急救用品,以备关键时刻能用得上。

和黎明打交道,我们觉得特安心,也特舒心。别人的急事,他比自己的事还上心;别人的烦心事,他都当作正事大事去办。大年三十,居民家电器短路,有 “红马甲”;三伏天,居民家电表跳闸,也有 “红马甲” ;暴雨天,小区线路故障,还有 “红马甲” 。不处理用电问题时,人们也常常能看到张黎明和他的队员们,今天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买电,明天又去慰问困难群众。他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在你无助的时候,关注着你,帮助着你,保护着你。

每回见到黎明,他总乐呵呵的,就从没见他不耐烦过。我看到过一段关于他的采访,黎明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工作着是快乐的。想想他为社区百姓做的那些事,我终于懂得,手到病除的能力是他工作的快乐;居民的用电无忧是他工作的快乐;百姓的依赖信任也是他工作的快乐。黎明善心助人,乐在其中。这就是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执着追求;这就是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价值所在。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每天大事小情不断,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我有时也会遭到误解,甚至感到委屈。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到黎明的善小常为,想到他的大爱无私。想到他,我就有了力量,人家都能把分外的事当成分内的事来干,这点误解和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这些年,黎明虽然获得了很多荣誉,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没有变,他服务千家万户的初衷没有变。现在,在社区依然能看到他的身影,他依然是那个善良乐观、充满自信、有求必应的黎明!他用自己的爱心和奉献,感染带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就是我们心中的楷模,学习的榜样!

天津市委宣传部供稿

“老实人” 张黎明

朱 虹

我是人民日报记者朱虹。3年前,我开始关注并采访张黎明。采访中,张黎明的领导、同事、家人、客户,一遍遍深情地告诉我:他是个老实人。我想,什么样的老实人会让这么多人由衷地赞叹,口口相传他的故事呢?随着采访的深入,张黎明这个 “老实人” 的形象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他是身边看得见的榜样,是有灵魂、有血肉、有本事、有品德的新时代的楷模。

张黎明的老实是一种坚持。他从18岁走上工作岗位,31年来,没离开过塘沽这块土地,没离开过电力生产一线。

他的初中老师告诉我,在学校的时候,他的成绩始终是年级第一名。由于家庭的原因,初中毕业,张黎明考取了电力技校。青春作伴,他把一腔热情都投入到工作中去。师父们都喜欢这个肯吃苦,爱钻研的徒弟。张黎明的师父门宝柱告诉我,平时跟师父们出现场,从整理班组抢修记录做起,抢修的十八般武艺,都要来试试手。回到家里,他也不闲着,抱起电力抢修的专业书,一看就是大半夜。总有学不完的知识,使不完的干劲。

工作之余,生活之中,张黎明养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 “爱好”,他喜欢随身带着笔记本,沿着电力线路溜达来溜达去,一点点记录下所辖线路的安全状况、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多年来,他累计巡线8万多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走了两圈;他完成故障抢修作业近2万次,积累总结了近万个故障成因,写成了涵盖三十大类300多种故障抢修经验的 “抢修百宝书”。

张黎明喜欢沿着线路溜达,久而久之,他就成了同事眼中的“活地图”

张黎明的老实是一种踏实。他的师父马连德说,“巡线是个良心活儿,想要投机取巧的话,也没人发现。可黎明从不那样做。” 有一年冬天,他骑自行车去巡线,电力线路的周围全是稻田地,还有一道水渠,已经结了一层薄冰。自行车骑不过去,他就把自行车举起来,扔过水渠,然后想自己跳过去,没想到正好跳到了水渠上,把冰砸裂了,掉进了水里。冰水齐腰,棉裤都湿透了。就这样,他还是穿着结了冰的棉裤,顶着凛冽的寒风,坚持骑着车子把整段的线路巡查完。

2002年,张黎明担任了供电工区线路专责工程师。我翻开当年供电工区的抢修记录,3年间,300多条故障抢修记录,都写着张黎明的名字。8小时工作,24小时待命,张黎明脑子里那根工作的弦儿都紧绷着。31年来,张黎明极少不在岗位,即使是除夕之夜、儿子高考、父亲病重……

今天站在台上的张黎明备受瞩目,他的徒弟张可佳告诉我,师父属于那种见镜头就躲、见荣誉就让的人,总是躲在角落里,默默干活儿。张黎明怀里揣的时间表,永远都走在时间的前面。夜里下雨了,他就爬起来把衣服穿好,把手机握在手里再睡。跟张黎明共事30多年的孙云东说,这么多年来,张黎明总是穿着工作服,为的是能在最短时间里出发抢修。

张黎明的徒弟王立国告诉我,一旦故障发生,不管深更半夜也好,阴天下雨也好,师父接到电话都会立刻赶到现场。抢修完了,我们都想赶紧回去歇歇,可他一定会等到灯亮起来再离开。那一刻,他脸上快乐的表情,就像打了胜仗一样。

张黎明的老实是一种奉献。在领导和同事们眼中,张黎明是一个只需交代任务、不用督促检查的人。2007年公司创办共产党员服务队,谁来当队长呢?领导们想到了他。张黎明是共产党员,技术强、心肠热、人缘好,是不二的人选。可是专工是十三级岗位,队长是十一级岗位,职级降低了,工资减少了,工作更琐碎了,他能同意吗?可张黎明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请组织放心。” 就这样,张黎明又多了一个特殊的头衔——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

滨海新区新港街新开里的范阿姨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小区因为检修线路停电,可她96岁的老母亲长期瘫痪在床,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没电不行啊!可是单独为一户供电不是电力单位服务范围,还有额外风险,从来没人敢这么做。怎么办?情急之下,她找到了张黎明。救人要紧!张黎明二话没说,很快安排服务队队员们架起线路,在一楼帮范阿姨接上一台发电机。为了安全,队员们还在现场守了一整天,连饭也没顾上吃。

张黎明看着队员们,满眼都是自己20多岁时的样子。一支了不起的队伍,精神气质是传承的。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身边的许多师傅和同事都有一股子豁出去的拼劲,越是脏活儿累活儿越是有人抢着干。张黎明见过师父们跳进深秋冰冷的水塘,拿肩扛着梯子,让作业人员从上面过去;他也不会对徒弟讲大道理,他带头吃苦,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他们,不仅要讲技术、讲效率,更要讲责任、讲良心。

这两年张黎明创新工作室影响越来越大了。我问张黎明,你觉得工作室的亮点在哪里?张黎明说:“要说亮点,应当是我把大家的积极性都带动起来了,工作室虽然用了我的名字,但成绩是大家的。”

张黎明的老实是一种善良。现在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在滨海新区可以说家喻户晓,各种街道市民服务手册、敬老助残服务卡和便民爱心卡上,第一个印的都是张黎明的电话。张黎明的妻子李海春说,张黎明的电话总是不停地响,不管是谁打来的电话,只要能做的,张黎明都会去帮忙。

张黎明说,这么多年来,记不得帮助过多少人,唯独对家人,心里是亏欠的。我问李海春,嫁给张黎明,受了不少累,你抱怨过他吗?她说,要说不抱怨,那是说假话,他心里装的都是工作,做梦都是让我给他递扳手,有时候我也朝他发火。可静下心来想想,他图的啥?想到他一天风里来,雨里去的,回到家累得都说不出话,真挺心疼他的。

是啊,图的啥呢?我也这样问过张黎明。张黎明说,从小父亲告诉我,做人不能只想自己,后来我入党了,更要有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责任。我只是个普通的电力工人,我最欣慰的事儿,莫过于看见万家灯火亮起来。

我们仰望的星空下,有一种意志,叫作坚守;我们生存的世界里,有一种崇高,叫作老实。狂风暴雨,我们与家人享受安宁和温馨,他却马上奔赴现场,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酷夏时节,我们在空调房里工作和学习,他却挥汗如雨,抢险抢修。我们的光明,有着他的奉献和坚守,我们的岁月静好,有着他的负重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要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老实人张黎明,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轰轰烈烈,他平凡到你都不会去注意他。但他经得起日积月累的平淡,耐得住千凿万锤的磨砺,捧着一颗滚烫的心,传承薪火、开拓创新、服务人民,这就是时代楷模的魅力所在。他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坚守平凡,创造非凡,为我们树立起敬业奉献的好样子,也树立起一座新时代产业工人的丰碑!

天津市委宣传部供稿

不忘初心 点亮万家

张黎明

我叫张黎明,是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党支部副书记、配电抢修班班长,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作为一名普通劳动者,我感到十分光荣。我为自己和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能赶上这样一个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伟大时代,而幸福和骄傲。

这一刻,我想到很多,有组织上多年的培养,有激励我前行的老一辈电力工人、父母、妻子,还有一路走来共同奋斗的同事们。正是他们,让我懂得了不忘初心的价值和力量。

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中建六局的一名老党员、老班长。小时候,父亲为参加湖北二汽、引滦入津等国家建设,带着我们全家从北到南,又从南走到北,到处辗转。“南征北战” 虽然苦,但我从来没听父亲说过一个 “不” 字,从未向组织上讲过一次条件。从父亲身上,我很早就懂得了老一辈产业工人的牺牲和奉献。

1987年,我18岁时正式成为了一名电力工人。上班的第一天,父亲找出他以前用过的一把老虎钳子递给我,跟我说:“黎明,这把钳子给你,电工可是个技术活儿,一定把技术学好了,让同事们信任你,这才是咱工人的本分。”

父亲的话我一直记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电网基础薄弱,电力施工条件也艰苦。三伏天爬杆作业,电线杆的温度高达四五十度,遇到雨天,手和脚又能泡到发白,冬天干活儿满头汗,风一吹又冻得打哆嗦。为学好技术,这也不算什么。

刚刚参加工作时,我虽然认真,但对自己将来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却还模糊。是师父们的一个举动,深深影响了我,或者说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那是在我工作第三年的深秋,一条重要线路发生故障,需要紧急带电处理。可是,架线的铁塔被围在烂泥塘中央。按照规程,带电工器具和上杆作业人员不能沾水。为了保证安全,我们架了一个8米长的木梯子通到铁塔边,但是木梯比较软,人走到中间很容易落到水中。

这时,班里的张连运、孟祥芳两位年过五十的老师傅一声不吭跳进泥塘,蹚着冰冷刺骨、齐腰深的泥水,一步步地走到池塘中间,用肩膀顶住梯子,让我们从上面通过。作为徒弟的我,犹豫着不忍心从师父的肩上踏过,但他们却用坦然而坚定的眼神示意我:“快过!” 看着泥水中岿然不动的师父,那一刻,我的血液沸腾了,脑子里浮现着铁人王进喜跳进泥浆池的镜头,老一辈产业工人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一下子感染了我。

从此,我暗下决心,这辈子也要像他们一样,纵身投入心爱的电力事业,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作为一名电力抢修工人,我最大的心愿是老百姓想用电时就有电。抢修,“抢” 的是时间,“修” 的是技术。没有 “金刚钻儿” 不行。怎么练就 “金刚钻儿” 呢?我的师父是这么说的:脚不脱泥、手能绣花、扎根一线、追求极致。

为了熟悉设备环境,我总爱沿着电线杆子 “溜达”,拿着小本儿把线路切改、沿线环境变化画下来。为了摸索故障发生的规律,我分析了近万个故障,总结出50多个经典案例,形成了“急修案例库”和“抢修百宝书”。

作为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张黎明弘扬劳模精神,带领着他的团队在创业创新上不断进取

我认为,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久久为功,你就能成为大家眼中的行家里手。

虽然有了抢修故障的 “绝活儿” ,但我更希望这 “绝活儿” 没有用武之地。因为,“绝活儿” 用得越多,意味着电网故障就越多。令人高兴的是,这些年,国家电网公司新一代电力系统建设加快,天津滨海电网逐步升级为坚强智能电网,智能配电网的抢修效率由过去的 “小时” 提高到 “秒” 为单位。

时代在发展,工人要进步。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 “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新时代产业工人不仅要出力流汗,更要敢于创新,为这个时代贡献我们工人智慧、工人方案。

这些年,抢修压力减小了,创新动力却更足了。在公司支持下,我们搞起了劳模创新工作室,从早期的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占位型驱鸟器到现在的带电作业机器人,项目越搞越大,专利越来越多。身边同事问我,你哪来的那么多创新灵感、创新动力?我开玩笑地说,我有三副妙药:一是热爱,我热爱这份事业,一直觉得工作是快乐的,创新让工作更快乐;二是用心,用心对待工作中的难题,你就会发现创新无处不在;三是支持,这些年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创新型企业,给我们这些蓝领 “土专家” 以巨大支持,大大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让我也越来越有信心。

2007年,我成为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我们的服务队也是国家电网公司4284支共产党员服务队中的一员,我为自己从事的事业感到由衷的自豪。因为,我们在大江南北、城市乡村,都搭起了党和人民群众的电力 “连心桥”。

服务队走到现在,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更离不开队员们的坚持。记得那是2008年奥运保电期间,工作非常繁忙。队里有个叫张振山的老师傅。他为人比较内向,天天干抢修、搞服务,不声不响,一个多月没休假了。让他休息一下,他总说没事。直到奥运会闭幕前一天上午,他跑来着急忙慌地跟我请假,说家里有点儿事,老爹不太好,得回去一趟。我一想,不放心啊,随后就跟了去。一踏进他的家门,正看到他跪在床前放声痛哭。原来,他的老父亲刚刚过世,这单位离家不到两公里呀,他愣是没有赶上送父亲这最后一程。我感到万分内疚,就问他,怎么不早说呢?振山哭着说,服务队好不容易有个样子,我是队里的老人儿了,得带头儿啊!那一刻,我流泪了,我似乎又看到了师父们纵身一跳的样子。这是人民电业代代相传、永不熄灭的火种啊!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要把这颗火种传下去,必须要把服务队干好。为老百姓办好事,吃再多苦,受再多累,幸福,值得!

我也想忠孝两全,当一名好工人,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然而,很多时候确实不容易。2012年7月,我父亲病重住院,需要有人陪床,父母怕影响我工作,坚持不让我值白班。但值夜班也会赶上夜间的抢修,那时确实非常累。我想照顾好父亲,但又怕耽误了工作。就和父亲说,咱俩用一根儿绳子把手连起来吧,如果我睡着了,您需要我时,一拽这根儿绳子,我就能醒。就这样,这根儿绳子连着我们父子俩的心,陪伴我们俩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但它却没有陪到我父亲的康复。

我从小跟随父母走南闯北,不仅如此,父亲还要经常离家去更远的工地工作,有时一干就是一年半载不回家。记得那时,我总喜欢问我妈,爸爸什么时候回家?我妈总是一句话,等树叶黄了,你爸就回来了。于是,我就养成了坐在门口看树叶的习惯。小时候,在等待父亲回家的滋味中长大;长大后,我又在父母的盼望中回家。我从小远离家乡,没有经历过老人的离世,总以为父亲会永远陪着我,我总以为自己能像抢修故障一样,把父亲抢救回来。可是,那年的8月9日,父亲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的爱人李海春,26岁就下岗了,但她也一直梦想着自己还能再有一份工作。这些年,她摆过摊,当过保洁,干过物业,但为了照顾一家老小、支持我的工作,她不得不一再地放下。有一次,我看见她在一个鹅蛋上写下两个字—— “坚持”。我知道,那是她至今都没有放弃的梦想,我更知道,那也是我欠她的一个梦想。我们俩有个约定,等我将来退休了,一定要帮她开一家她梦想中的饺子馆,就以她的名字命名,叫海春饺子馆!

人生总有遗憾,但我却从不后悔。既然选择了电力抢修一线,就意味着奉献和付出!

前不久举办 “时代楷模” 发布会时,大家和我说,这相当于给你举办了一场婚礼,你将踏入崭新的人生。但我更想说,无论何时何地,初心不改。我只是千千万万劳动者大军中的一员,我坚信有无数的人做得比我更好、更优秀。也正是这支劳动者大军用勤劳和智慧托举着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身处新时代,站在新起点,我将和我的队友们一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拿出更大的干劲、闯劲、钻劲,以更优质的服务、更精湛的技术,干好服务队,黎明再出发!

天津市委宣传部供稿

扩展阅读Extended reading

    浏览历史Browse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