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20.00 元 卢德铭

  • 作者: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编写组
  •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 责任编辑:宋 飞
  •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01日
  • 技术编辑:周媛卿 聂夏菲
  • 开本:787毫米×1092毫米 1/32
  • 版次:第1版
  • 装帧:平装
  • 印次:第1次印刷
  • 字数:72千字
  • I S B N:978-7-5147-0914-8
  • 语种:汉语
  • 丛书系列中华先烈人物故事汇

本书通过讲故事,细节刻画、多角度呈现了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的英雄形象。本书以时间为序,讲述了他从一个胆识过人的少年到立下赫赫战功的青年将领的成长过程,讲述了他在革命前途迷茫的形势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民族解放道路的伟大抉择。本书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卢德铭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成立于1958年3月15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直接领导下的军事科学研究机关,是全军军事科学研究中心,是计划协调全军军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机构。军事科学院的军事科学研究工作是国家与军队军事思想与理论重要的“智囊团”“思想库”和“信息源”。

引 子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9月9日,震撼世界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中国革命的第一颗星星之火从这里点燃,才有了后来的燎原之势!

卢德铭,又名继雄,字邦鼎,号又新,1905年6月9日出生。四川省宜宾县双石铺狮子湾(今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竹元村狮子湾)人。1924年4月经孙中山亲考推荐,破格进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率部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并担任起义部队总指挥。1927年9月25日在江西省萍乡市芦溪镇山口岩战斗中,为掩护大部队撤离,与三路国民党军拼杀而英勇牺牲。

卢德铭家境富裕,自幼聪明好学,有见识,有理想,有胆魄,崇尚真理,同情穷苦大众。受乡贤同盟会会员、孙中山秘书李筱亭的影响,开始接受革命思想。在成都公学学习期间,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进步革命书刊,积极投身学生革命运动,传播新思想,破除旧风俗。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军阀连年混战、人民苦不堪言的现实,卢德铭决心学习军事,以武力打倒列强和军阀。

1924年4月,卢德铭持李筱亭的举荐信晋见孙中山,经孙中山面试、推荐,被黄埔军校破格录取,进入第二期辎重兵队插队学习。在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的培养教育下,卢德铭于当年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2月,卢德铭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战役,任学生军侦探长。他机智勇敢,多次化装潜入敌营侦察敌情,为夺取战役胜利作出了贡献。他毕业后留校,在政治部组织科当科员。1925年11月,卢德铭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第二营第四连连长。

1926年5月,卢德铭所在的叶挺独立团作为北伐先锋,先行由粤入湘。在汀泗桥、贺胜桥等战斗中,卢德铭指挥果断,身先士卒,英勇奋战,屡立战功,晋升为第二营营长。

1927年3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叶挺独立团改编为第二十五师七十三团,卢德铭任参谋长。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团长,这支部队是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南昌起义爆发后,卢德铭率警卫团2000余官兵乘船离开武汉前往南昌响应起义。途中,他果断决定将部队改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黄颡口登陆,避免了到九江市被缴械,为秋收起义保住了整整一个团的兵械。9月初,毛泽东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安源镇张家湾主持召开军事会议,部署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会议将参加秋收起义的各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余洒度任师长。卢德铭按照中共湖北省委的指示回到修水后,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担任起义部队总指挥。

秋收起义爆发后,卢德铭率领师部及第一团第二营、第三营于9月11日按既定部署与第四团会合。会合后,因第四团叛变革命,使部队遭受重创。为保存革命实力,卢德铭反对硬拼,指挥部队往南转移至修水县台庄,向第二团、第三团靠拢。9月19日,起义部队集结浏阳市文家市镇,就起义部队行动方向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提出放弃攻打长沙、占领中心城市的计划。在卢德铭等坚决支持下,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得以通过,决定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实力,再图发展。这是从进攻大城市转向农村进军的新起点。卢德铭对会议统一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9月25日拂晓,毛泽东、卢德铭率领部队离开芦溪镇,向大安里山区进发,抵达上埠镇山口岩村山口岩,遭到国民党军围追夹击。本已通过山口岩谷口到达相对安全地区的卢德铭,为掩护大部队撤离,将生死置之度外,率领警卫连返回。在恶战中,卢德铭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在卢德铭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爱党信党跟党走,把党的革命事业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尤其是在中国革命处在重要转折关头,他凭着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多次力挽狂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从他身上闪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是每个共产党员、有志青年学习的楷模。这种精神不仅在战争年代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扩展阅读Further Reading

    浏览历史Browsing History